近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领衔的科研团队就低蛋白饲粮平衡支链氨基酸(BCAA)营养在机体脂质代谢上的研究获得新进展。
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饲料资源日益紧缺,且养殖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发严重,基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考虑,低蛋白饲粮成为缓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并减少氮排放的同时,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且降低脂肪率、提高瘦肉率,成为新形势下养猪生产的技术难点。BCAA 由亮氨酸 (Leu)、异亮氨酸 (Ile) 和缬氨酸 (Val) 组成,三种支链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竞争相同的酶。因此,平衡饲粮支链氨基酸具有重要的营养与生理意义。该团队采用育肥猪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低蛋白平衡BCAA饲粮(Leu:Ile:Val = 2:1:1至 2:1:2)可部分改善生长性能,同时通过脂肪细胞因子-AMPK-SIRT1-PPARγ信号通路,降低脂肪沉积,并通过促进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和内脂素等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瘦素的分泌来调节脂质代谢,从而提高线粒体的生物功能,加速脂肪酸氧化,改善机体的脂质代谢,与前期在生长猪阶段的研究形成完整的营养调控策略,也为后续功能性氨基酸新生理功能的发掘奠定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营养学领域的主流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一区TOP,IF=5.279),并被推荐为本期的首页封面。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500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582)以及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专项(Y202079)的联合资助。
研究成果被推荐为JAFC期刊的首页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