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4 |
| 模式名称 | 亚热带地区“稻鸭共生”种养新技术 |
| 模式类别 | 农业生产 |
| 简要描述 | 针对亚热带地区水田面积广阔,发展了“稻鸭共生”的种养新技术。合理的麻鸭数量和水田面积的比值能够在保证水稻稻谷产量的前提下,改善水稻籽粒和秸秆氮营养状况。“稻鸭共生”模式一方面减少了水稻虫害和草害的发生,采用此模式的稻田农药的使用成本降低300元/公顷,可以免喷除草剂,共降低农药成本400元/公顷。同时由于鸭群有大量的排泄物,可以减少复合肥料使用成本100元/公顷。另一方面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减少提高了稻米的品质。此外“稻鸭共生”模式给鸭子生长提供了一个生长的场地,提供了鸭子的部分食源。“稻鸭共生”模式提高了农民种田的效率,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
| 推广效果 | 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有20位种植大户,金井镇有22位种植大户,参加养殖麻鸭,养殖规模2000-5000只/户。湖南省桃源县漳江镇有20位种植大户,枫树镇有23位种植大户,参加养殖麻鸭,养殖规模3000-5000只/户。““稻鸭共生”种养技术合计增加农民收入160-285万元。“稻鸭共生”模式提高了农民种田的效率,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此技术目前已经在常德桃源县和长沙长沙县多个乡镇推广。 |
| 联系方式 | 魏文学,0731-84615210 |
| 附件 | 2014/TYA/亚热带地区“稻鸭共生”种养新技术.docx |
| 最后更新日期 | 2015-06-08 |